与国同心——姜连杰
导读
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
从贫寒辍学到国医楷模,姜连杰用半生诠释医者仁心。16岁丧父的苦难催生济世宏愿,尝百草、研专利、治顽疾,80余味中药破解疑难杂症。"中医药传承不仅关乎文化,更是人类健康的使命"——这位"药痴"院士以免费诊疗践行誓言,让千年岐黄之术在新时代重绽光芒。
人物简介:
姜连杰,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中共党员,国家干部。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医院士,全国中医文化研究会中医博土,中国中医名家常务副主席,北京姜连杰医学研究院的院长,北京中西医慢性病防治促进会的慢性病防治专家,姜氏中医治疗疑难病疗法的创始人,大美中医药网首席专家,华东地区抗癌协会执行主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治未病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抗肿瘤学科专家。2017年央视品牌特别关注行动入围企业。2021年聘为华医头条健康顾问委员,2023年授予中医博士,2024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医院士,同年授予表彰国家功勋奖,国医文化传承人“国医楷模”。
姜连杰,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中共党员,国家干部。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医院士,全国中医文化研究会中医博士,中国中医名家常务副主席,北京姜连杰医学研究院的院长,北京中西医慢性病防治促进会的慢性病防治专家,姜氏中医治疗疑难病疗法的创始人,大美中医药网首席专家,华东地区抗癌协会执行主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治未病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抗肿瘤学科专家。2017年央视品牌特别关注行动入围企业。2021年聘为华医头条健康顾问委员,2023年授予中医博士,2024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医院士,同年授予表彰国家功勋奖,国医文化传承人“国医楷模”。
姜连杰教授的成长之路
1969年出生于青岛平度市店子镇朱流姜家村的姜连杰,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严重的心脏病而卧床不起,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仅仅因为不能缴纳3600元的医药费,父亲不得不放弃在医院的治疗,回家休养。这也让小小年纪的姜连杰不得不辍学,和母亲共同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姜连杰的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姜连杰切身实际遭遇过病痛的折磨,在他左耳后长了一个淋巴瘤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著名的外科医生付守生。在付医生给他主刀切除淋巴瘤的时候,对他说了一句话:“做医生治病救人很高尚,很光荣。”也正是这句话,让他树立了要做一个高尚而又对社会有用的人的目标,学习医术,治病救人,让更多像父亲一样身染重病的人免遭不幸,成为他开始奋斗的方向。从此,姜连杰便走上了中医自学之路。他被中医的博精深所深深吸引,以至常常通宵达旦地研习医学典籍。姜连杰自己患有严重的胃病,饱受其苦。他为了治好自己的胃病,也为了能够救治与父亲一样的病人,除了学习古人留下来的验方,研发新药的意愿也开始在他的心中萌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研发,他成功研制了纯中药制剂“胃康散”,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这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姜连杰不仅以体弱多病之躯每日通宵研究医学书籍,还经常亲自“尝百草”,当地人称他为“药痴”。而正是这种痴迷,让他积累了诊治各类疑难病症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研制出了纯中药剂“胃康散”“癌熄灵”,并申报国家专利(专利号:200610072389.6,201610738047.7)。目前,他已经研究出80多味中药,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更值得一提的是,姜连杰多年来一直勤奋刻苦,敢于创新,诊脉断病精确神速,配方用药,辨病寻根,口碑远扬。他以民众疾苦为已任,常为贫困患者,孤寡老人免费治疗,为解决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备进心力,充分彰显了其医者仁心。
姜连杰院士表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赋予我的使命”。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医药能够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健康中国添彩,为世界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医历史悠久,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千百年来,无数心仪中医者秉承阴阳五行理论,凭借四诊八纲,以论歧黄之道、谋苍生之福为己任,据典辨析,疑病索解,术精德仁,济世奉献,使古老的中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历久不衰。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谈及未来中医药未来发展,姜连杰院长表示:“中医传承就要有好的医师,有真正为民众着想、医术精湛的良医,要把好的医师推广出去,让百姓不再看病难。” 人才作为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坚持打造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才能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姜连杰院长在提升自己医术的同时,还大力培养人才,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挑选徒弟时,姜连杰有自己的选拔标准:“中医研究 需要静心、细心、耐心、 良心、心要稳、不能浮躁,能够完全沉下心来钻研,还要品行端正,符合这些条件才可以。 ”
其实,在姜连杰自己看来,除了成为一位合格的医者,还应学习企业家精神。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文化、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自觉地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所从事专业、事业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爱岗敬业、执着诚信是企业的关键,服务于社会是企业家应有的基石,感恩奉献爱心是企业家的灵魂。正所谓胸怀大局才有大作为,姜连杰坚定执着的目光、悲天悯人的情怀,让他无论在医学上还是管理中总能沉着地应对挑战,获得突破。在创新研发中医药学的道路上,他将继续探索,不断追求,力求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姜连杰行医28年,共研究80多味中药,真正地解决了各种疑难杂症,内服外敷双面调节,治病找根,对症下药,不开刀不手术,一个疗程见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宗旨是:济世救人,想病人所想,医病人所医,德行于天下,永远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