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燕生教授、张丰菊教授出席2025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并作主题分享

9月4日,以“聚智·精准·融合·创新”为主题的2025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暨第一届老视矫正MDT管理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国杭州盛大启幕。本次论坛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爱尔眼科白内障与人工晶体研究所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三大洲、4个国家及地区的30余位眼科权威专家,与400余名海内外眼科医生齐聚一堂,通过30余场学术报告、7大核心议题研讨,共话屈光性白内障与老视矫正前沿技术。爱尔眼科北京特区副总院长郝燕生教授、张丰菊教授出席会议,分别作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老视矫正的现状及拓展》《焦点延长型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评价和主要影响因素》主题分享。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08/047e062f69af7f3d4eadc2cfb2d4070c.jpg

张丰菊教授作《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老视矫正的现状及拓展》主题分享。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08/4484049d04dd33c7b5dfac80aa3711c7.jpg

郝燕生教授作《焦点延长型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评价和主要影响因素》主题分享。

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老年人对视觉质量的需求持续升级——白内障手术已从“看得见”迈向“看得清、看得舒适”的高阶追求,实现从“复明时代”到“屈光时代”的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有老视(老花眼)问题者占比56.9%,总数高达3.9亿人;其中52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100%。然而,由于认知不足,其中67.85%的患者尚未得到有效矫正 。老视已成为影响数亿中老年人视觉质量与生活品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老视患者的眼部健康需求往往更为复杂,多数人并非单一患病,常同时伴随白内障、眼底病变等眼部疾病,部分还合并全身性疾病。传统单一学科的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对个性化、精准化、全程化视觉健康服务的需求。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08/9795f0e482eaa173bae1d0de85d2d136.png

为应对这一系列挑战,9月26日,北京爱尔眼科医院将举办老花白内障专家科普活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学科诊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以需求为中心的一站式、全周期眼健康服务。

本次活动将设置专家讲座、公益筛查、互动答疑等环节,为到场居民提供“一对一”眼健康评估与个性化矫治建议。未来,北京爱尔将持续推进“屈光性白内障·老视矫正”一体化门诊建设,打造覆盖预防、诊疗、术后随访的全周期眼健康服务体系,让更多中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清晰晚年”。